改性沥青路面施工工艺研究

改性沥青是在AH-90 原有基质沥青的基础上,掺加了3%丁苯橡胶。改性后的沥青与原沥青相

比,其粘度增大、软化点升高,在良好的设计配合比和施工条件下,沥青路面的耐久性和高温稳定性明

显提高。

一、SBR改性沥青混合料试验

(一)原材料要求

1.粗集料

用于改性沥青混合料面层的粗集料,宜采用碎石或破碎砾石,其粒径规格和质量要求均应符合《公

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①粗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有害杂质,且具有一定硬度和

强度。②粗集料应具有良好的颗粒形状,破碎砾石用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时,应采用大砾石破碎,并

至少应有两个以上的破碎面。③对于抗滑表层粗集料应选择硬质岩(中性或基性火成岩)。由于硬质岩

石与沥青的粘附力存在着较大差异,粗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应不小于4 级。对于3 mm~5 mm 石屑部分

由于含量较低,并且该部分对沥青混合料形成嵌挤结构有一定的作用,建议用硬质岩石屑。

2.细集料

细集料包括人工砂、天然砂。沥青路面面层宜采用人工砂作为细集料,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

化、无杂质、有适当的颗粒继配。热拌密集型混合料,天然砂的含量不宜超过%。

3.填充料

用于改性沥青混合料面层的填料应洁净、干燥,其技术指标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技术规范》规定

的技术要求。①改性沥青混合料填充料宜采用强基性岩石、石灰岩、岩浆岩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

矿粉。②对于沥青上面层混合料不推荐使用在混合料生产排收回粉,当塑性指数小于4 时,回收粉用量

每盘不能超过矿粉总量的1/4。


(二)SBR 改性沥青技术要求

(三)SBR 改性沥青试验注意问题

(1)试验样品的取样。在施工过程中所用的改性沥青每车都必须检验。取样一定要均匀,具有代表

性。对每份试样应加热后一次浇满所需的试模,不宜重复加热使用。试验浇模的温度必须达到170℃以

上,并且试样在浇模和混合料制备之前,必须充分搅拌均匀。

(2)做软化点试验时,必须按试验规程将试样加热至充分流淌后,浇注试样环,不允许使用其它方

法填满试样环,否则试验结果误差很大。

二、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应遵循《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关于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

比设计的目标配合比、生产设计配合比及生产验证配合比三个阶段,以确定矿料级配及沥青用量。

(一)级配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级配应采用级配选择原则:AC--I 型混合料4.75 mm 以下筛孔通过量应取

级配下限以达到密实、嵌挤。

(二)粉料比

矿粉含量的多少对沥青混合料体积指标和使用性影响很大。混合料级配中小于0.075 mm 的含量必

须考虑粗集料本身含有的粉尘部分。要求矿粉含量不超过沥青含量,小于0.075 mm 部分与沥青含量之

间的比值即粉料比应在1~1.2 之间。

(三)混合料技术指标

为有效的提高沥青路面性能,表面层沥青混合料一方面要求满足泌水条件,另一方面,又要防止出

现超密现象,因此,需要对沥青混合料的体积指标进行进一步的限制。

(四)注意事项

在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设计过程中,以下问题应引起注意:

(1)混合料的拌和、击实温度应根据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及沥青胶结料的粘温关系曲线进行

确定[1]。进行室内配合比设计时的拌合、击实温度应与拌合厂拌合温度、现场碾压温度一致。根据在试

验、施工中的情况,建议温度如下:




(2)试验取样时要保证沥青试样的均匀性,应将制备好的试样拌和均匀后进行取样和混合料的制备。

(3)混合料体积指标的测定要统一,对于密级配沥青混合料试件密度的测定应统一采用表干法。

(4)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还应符合以下两个指标要求,达不到要求时应采取抗剥落措施:①采用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方法测定的48 h 浸水后的残留稳定度不应小于80%。②采用“沥青混

合料冻融劈裂试验”方法测定的劈裂强度比不应小于80%[2]。

三、SBR改性沥青混合料施工

(一)运输的技术要求

SBR 改性沥青在生产厂装车温度必须保持在160℃~165℃之间,运到混合料拌合场的温度不应低

于160℃。运输车辆应尽可能在短时间内运到指定地点。

(二)沥青拌和场储存的技术要求

SBR 改性沥青的储存温度应保持在160℃左右,若温度低于所要求的储存温度,则由于SBR 改性沥

青的粘度过大,从而导致沥青罐的油管路堵塞,只能停产修理。沥青热拌厂应尽量少储存SBR 改

性沥青,做到随进随用,用时多存,不用时少存,存贮时间不宜太长。沥青拌合厂储存罐大部分为卧式,


  • 徐州钦宇公路建材有限公司

  • 手机:18905223628
  • 电话:0516-86094188
  • 网址:www.xzqyjc.com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