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成二环路面加戴超薄“面罩”
发布时间:2014-07-16 浏览次数:1032
9月1日以前,二环路景泰桥至朝阳门桥顺时针绕过来长22.96公里 (不含天宁寺桥桥区),将在不“伤筋动骨”的前提下增戴防磨损的超薄“面罩”。
与以往的道路桥梁大修不同,这次启动的工程叫“预防性养护工程”。市交通委路政局负责人比喻:“是还没得病,先打预防针,因为二环路"病"不起。”
1992年9月,二环路建成通车,是本市条环城快速公路。主路设计车速为60至80公里每小时,辅路为40至60公里每小时。长期以来,这条环线交通压力大,常年处于饱和状态。出租车司机刘先生说:“二环路到晚都是"停车场",白天几乎没有不堵车的时候。”车多,路面坏得快,补上新的沥青,远远看去像打补丁似的,司机开起来也会感觉磕磕绊绊。
虽然小毛病不断,但二环路还没到大修年限。因此,路政部门决定提前实施预防性养护工程。今年的工程范围是二环主路,起点为景泰桥西,向西经南二环、北二环,终点至东二环朝阳门桥南,全长22.96公里 (不含天宁寺桥桥区),约占整个二环的七成。预防性养护以罩面处理为主,不会“伤筋动骨”。主要内容包括现况路面病害处理、铺筑超薄罩面、检查井加固等。路政部门负责人介绍,采用预养护技术处理,道路使用寿命可以延长约4年。实现效果相同的条件下,总投入比传统大修可减少近三成。
市交通委介绍,二环路周围主要是商业区、景点及使馆区等,因此工程将分阶段、按段落实施,施工时间定为夜间23时至次日6时,尽量采用低噪音设备并优化工序,降低噪音减少扰民。工程将持续到8月31日,请市民注意交管部门发布的通告、信息及绕行提示,按照施工临时导行标志、设施行驶,现场听从交通民警的指挥,配合施工导行交通引导人员确保行车。对于施工造成的出行不便请予以谅解。
其实去年9月,二环路主路景泰桥至光明桥段已经进行了整体超薄罩面预防性养护,是本市城市道路上首次大规模应用预养护技术。本次二环预养护工程为去年工作的延续。
新材料揭秘
目前,国内预防性养护采取的措施较多,主要都是在道路的封层和罩面做文章。此次二环路的预防性养护工程采用了开级配和密级配两种超薄罩面预养护技术,相当于给路面加戴了一层超薄“面罩”,抗击车辙。
在景泰桥西至天宁寺桥南段(8.11公里)和安定门桥西—朝阳门桥南段(6.9公里)采用了厚度为2厘米的开级配超薄磨耗罩面。这款“面罩”沥青混合料中细集料和填料少,施工过程采用温拌施工工艺,可以减少三分之二的一氧化碳排放、40%的二氧化硫和近60%的氮氧化物排放。
在西便门桥西至安定门桥西长度(9.48公里)则采用厚度为2.5厘米的密级配温拌密实型罩面。这款“面罩”压实后剩余空隙率更小,会低于10%,抗车辙的能力更强,能够有效降低路面噪音。
路政部门负责人介绍,这些“面罩”具有施工工期短、开放交通早等优点,适用于交通荷载大、性能要求高的路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