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养护迎来智能化 “公路医生”获青睐
发布时间:2014-07-16 浏览次数:1043
随着“冬路夏养”活动的不断展开,不仅各大高速公路进入整修期,各大城市的主干道,相关道路也开始在市政部门的督导下进入整修期。在这个夏季,在泉州,整修道路有了新机器,被称为“公路医生”的“沥青路面热再生修补车”对破损路面的修复可谓快捷,不仅节省了人力、物力,而且还能较低粉尘、噪音等带来的污染,通过对路面加热、翻松、再生等步骤即可完成对常见路面破损的修复。
市政道路养护迎来智能化 “公路医生”获青睐
笔者在石狮西环路段现场看到,体积庞大的机械车从尾部放下了加热墙,不到十分钟,加热墙下的沥青混凝土软化了。移开加热墙后,大车尾部的钉耙对坑槽中的沥青原地翻松,并从车身的“原料加热保温料仓”倒取了一些新沥青掺进去,再喷洒乳化沥青,拌匀、铺平,再由小型压路机压实……经过一番处理,40分钟后,破损的沥青路面恢复如新,车辆又可以在上面通行。
旧料还能原地再生、再用、修路不堵车,修好马上可以通行,在一台大型机械车的助力下,一块破损的路面很快被修复一新。这“公路医生”果然名不虚传。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个庞然大物学名叫做“沥青路面热再生修补车”,是采用目前国际上进的地热再生技术,也是公路行业鼎鼎有名的“公路医生”,此次是石狮公路首次投入使用。
看来市政道路养护也迎来了智能化的新时代了。据悉,以往市政道路养护一直沿用传统的道路养护工艺,不仅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而且还会产生大量沥青废料,带来粉尘、噪音污染。有了数字化控制的“公路医生”,路面沥青材料可循环利用,且只需6至7名工作人员,通过对路面加热、翻松、再生等步骤即可完成对常见路面破损的修复。“公路医生”堪比一座移动的“小型沥青加工厂”,短时间内即可提供优质沥青,既保证道路养护施工及时供料,也大大降低道路养护施工成本,缩短了施工时间。